
我相信,大家都知道買東西要在網路上找便宜
可是你知道嗎?貨比三家不吃虧、貨比三家不吃虧、貨比三家不吃虧...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
如果你今天買了便宜的東西,可是售後服務卻不好
買了東西,退款手續超複雜,而且對方還要說要等主管回應,有沒有搞錯!
與其氣自己,不如選擇方便的大型購物商城吧!
我自己是在下面平台購買的
分3.6.9.12期是必備的,如果可以到24期也不錯,也請大家搭配以上的選購祕訣,就可以早點挑到喜歡的相關用品^^
詳細介紹如下~你可以參考看看唷
(快把把網址加入我的最愛,不然忘記在哪,就糟糕了)
版大其他推薦的產品,只有實用的以及優惠的才會推薦,這些也是我爭取到的優惠,大家把握優惠時間購買喔
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+科學教養與學習+大腦與閱讀+大腦、認知與閱讀
商品網址:
商品訊息功能:
商品訊息描述:
此書是洪蘭老師的經典教養書,以腦科學研究來幫助孩子成長。幫父母親破除腦力開發的種種迷思;並提供最正確的大腦啟發方法,讓孩子樂在學習,擁有好品格!精彩內容包括:
※關心與鼓勵才是孩子最佳的腦力開發器
※請從小教導孩子紀律與自律,讓孩子不踰矩
※樂觀的媽媽,造就自信的孩子
※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
※越愛探索的孩子,腦神經的聯結越密,就越聰明
※用心父母,培養孩子成功人的特質------
以腦科學研究來幫助孩子成長,幫你破除教養上的種種迷思;強調管教孩子,由「心」做起,並讓孩子樂在閱讀、提昇學習力,共享親子美好的時光
父母愛孩子的心殷切,總想給孩子最好的,但教養資訊琳瑯滿目,可得小心面對五花八門的廣告資訊洪流,洪蘭教授教導你如何作出明智的判斷和選擇!
2010年信誼幼兒發展國際研討會主題為「腦、閱讀與學習」。本書是關注此一研討主題而出版的專書,由台灣認知神經科學教授聯手合著,探討從「學習閱讀」到「透過閱讀學習」的歷程。其中包含三大部分:
第一、大腦:大腦有關的基本知識,包括大腦結構與功能、大腦可塑性及迷思。
第二、認知:與閱讀關連的認知成分,包括注意力、記憶等等。
第三、閱讀:閱讀的成分與閱讀障礙,包括閱讀力、閱讀障礙與鑑定等等。
《大腦與閱讀》這本書是世界認知神經科學在語言和數字處理方面的權威,法國學者Dr. Stanislas Dehaene的最新力作,他將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與臨床上的地標病例相結合,創造出一個理論來解釋閱讀的大腦迴路機制。他的精闢解說,讓我們更了解閱讀的形成,也知道如何看待閱讀障礙的問題。
商品訊息簡述:
商品網址: http://dreamstore.info/redirect.php?k=46423b6ba3f1631f46184150f6b74bca&uid1=&uid2=&uid3=&uid4=&uid5=
作者/李佳欣 圖片/康健雜誌
傷口要消毒?要保持乾燥?新療法一次顛覆傷口照護的四大迷思。
最近,有醫師在網路上分享用保鮮膜包紮傷口的居家療法,只要用清水沖洗傷口、塗上一層凡士林,再用保鮮膜包起來,就能加速傷口癒合,引起熱議,到底保鮮膜有何神奇?
傷口不是愈乾燥愈好
分享這篇文章的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余尚儒說,其實重點不在保鮮膜上,以凡士林作為敷料,並利用保鮮膜取代紗布的覆蓋,主要的原理就是要保持傷口的濕潤性。
受到潮濕容易孳生細菌的觀念影響,許多人以為傷口應該盡可能保持乾燥。但其實,細胞的生長因子需要水分充足的環境才能順利生長,發揮免疫、組織再生等功能。有點像小時候以培養皿種綠豆的原理,必須保持棉花的濕潤,種子才會快速生長發芽。
而傳統用紗布包紮,或讓傷口開放以「保持通風」,反而會使傷口的組織液被吸乾或蒸發,讓傷口環境變乾燥。
但組織液內含有豐富的消炎細胞,能吞噬傷口病菌、殘餘物的免疫細胞,是最好的「消炎藥」。因此,用濕潤性的敷料覆蓋傷口,再用保鮮膜來「保濕」,不僅可以隔絕環境的髒污,避免孳生病菌,也能讓組織液完整地保存在傷口中。
另一個好處是,以往用紗布覆蓋傷口,最令人頭痛的就是紗布常會因組織液黏在傷口上。不僅更換困難、疼痛,快好的新生組織也可能會在去除紗布的過程中,再度被撕裂、破壞。
保鮮膜包紮法是日本鳥谷部俊一醫師發明。因為褥瘡病人長期躺床,不易天天到醫院照料傷口,便想出這種以病人居家就可取得的保鮮膜來保持傷口的濕潤。2010年,日本褥瘡醫學會還正式承認這種療法,納入褥瘡治療的臨床指引中。
余尚儒說,自己後來親自幫幾個病人試過後,發現傷口真的癒合較快,操作又簡單,便在網路上分享。
余尚儒說,其實市面上的人工皮,就是採用同樣的原理。不過,保鮮膜的好處是它跟傷口中間留有一些空間。傷口修復的過程,若組織液太多而滲出,也有機會流出保鮮膜之外,不會悶在傷口內。而且價格便宜,方便觀察傷勢。
結痂不代表傷口快好了
採用濕潤療法,傷口也不易結痂。過去,許多人以為傷口一定要結「痂」才會好,其實也是個迷思。
臺北榮民總醫院傷造口護理師林瑞萍說,「痂」是傷口表面如血小板、纖維蛋白、細菌殘骸等組織,因缺乏水分、油脂而乾燥壞死形成。
「結痂不代表傷口癒合的前兆,」林瑞萍說,黑色的痂皮遮蓋傷口,反而不易知道組織到底癒合了沒。有時患者用手剝掉痂皮才發現底下還有嚴重的發炎感染。而且痂皮也會延緩新生表皮細胞的流動、生長。
余尚儒提醒,當傷口呈現淡淡的粉色,摸起來跟周圍皮膚一樣平滑,其實就是癒合了...
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康健》194期網站】
延伸閱讀
傷口處理,你可能都做錯了!
小破皮變成皮開肉爛!傷口為什麼好不了?
切割傷、擦傷、創傷你該知道的照護方法
皮膚藥膏用不完,可以留著下次擦嗎?
油漱口把細菌、毒素「拉」出來?
※更多精彩報導,詳見《康健雜誌網站》。
※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12項一定要知道的登革熱常識
寶寶生長曲線落後過敏惹的禍?
90?傷美籍塵爆傷患復原離台
張忠謀:20歲到84歲養生5絕招
八仙塵爆70日12死還有31人病危
「麻油」可防登革熱?食藥署搖頭
65?0.5%港塵爆傷患出院了
食藥署:化粧品不能防蚊蟲叮咬
35歲後的女性必知的保養4招
別緊張! 了解孕期出血的原因
看似平凡卻不容忽視的下腹痛!
心導管治冠心病療效加乘又安全
疾管署成立登革熱快篩協調小組
胃脹氣怎麼辦?5招KO招數
7A1B7BAE5333400C